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6年 第22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6-06-30
    心脏重构与再生专刊
    心脏重构与再生: 心血管研究热点聚焦
    肖俊杰
    2016, 22(3):  261-264.  doi:10.3969/j.issn.1007-2861.2016.04.020
    摘要 ( 1351 )   PDF (638KB) ( 48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脏疾病的终末期状态, 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据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统计, 全美约有540 万人患有心力衰竭, 约50% 被诊断为心力衰竭的患者会在5 年之内死亡, 目前心力衰竭是65 岁以上人群最常见的出院诊断.《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中的数据显示, 我国有心力衰竭患者约450 万人, 心血管病死亡原因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尽管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b-受体阻滞剂等临床治疗药物对抵抗心肌细胞肥大、凋亡以及坏死具有一定的作用, LCZ696(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较之于传统的心衰治疗药物能够进一步降低心衰住院率和心因性死亡率. 然而, 目前仍然缺乏特异性有效治愈心力衰竭的方法, 因此探索新的防治心力衰竭的疗法具有重大意义.

    基于循环血微小RNA预测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疗效
    王菲, Saumya Das
    2016, 22(3):  265-269.  doi:10.3969/j.issn.1007-2861.2016.04.019
    摘要 ( 830 )   PDF (539KB) ( 25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心力衰竭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 心脏再同步化是一种治疗心室收缩不同步的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法, 但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可以获益. 因此, 发掘可以预测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反应性的生物标记物具有重大意义. 微小RNA 可以稳定地存在于循环血中, 反映各种疾病状态, 而本研究组的研究发现通过循环血微小RNA-30d 的高表达可以预测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反应性, 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心血管疾病的基因治疗
    丁秋蓉, 陈彦好
    2016, 22(3):  270-279.  doi:10.3969/j.issn.1007-2861.2016.03.013
    摘要 ( 1296 )   PDF (1808KB) ( 3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因治疗在先天遗传性以及后天获得性心血管疾病治疗中均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对心血管疾病致病机理的深入认识和疾病基因组学研究的发展, 进一步促进了临床前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但基因治疗过程中存在的机体细胞免疫反应、外源基因表达水平不足、在体基因转导效率低下等因素都成为基因治疗临床应用转化的瓶颈. 近年来, 基因导入载体和基因组编辑技术的发展为上述问题的改善和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 目前成族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 CRISPR)/Cas9 基因组编辑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动物模型的在体基因编辑, 达到了显著改善血脂指标的疗效. 进一步研究体内组织特异和高效的基因导入方式, 提高基因编辑的靶向效率和特异性, 并建立全面有效的安全评估实验体系, 将推动基因治疗向临床应用的转化. 针对心血管疾病基因治疗中基因导入载体的研究以及CRISPR/Cas9 基因组编辑技术的应用展开讨论.

    干细胞与心肌再生
    龚惠, 陈志丹, 邹云增
    2016, 22(3):  280-284.  doi:10.3969/j.issn.1007-2861.2016.03.016
    摘要 ( 1110 )   PDF (559KB) ( 30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由于成年心肌细胞通常不能再生,严重的心肌损伤会导致心肌不可逆的重构坏死, 从而发生心功能失调. 干细胞再生治疗为心肌再生提供了很好的策略. 为了寻找合适的干细胞类型, 促进心肌再生, 有效改善心功能, 需要更好地了解心肌修复和再生的分子基础. 已有研究发现多种干细胞可促进心肌再生. 描述了骨髓干细胞的促血管新生及心肌分化的能力在心梗治疗中的作用, 还讨论了心脏侧群干细胞以及诱导型多能干细胞在心肌再生中的作用和分子机制. 所阐述的最新数据有利于拓展干细胞治疗的有效潜能及临床影响.

    诱导多能干细胞与心脏再生
    胡士军1,2, 虞游1,2, 方星1,2, 雷伟1,2, 赵振奥1,2
    2016, 22(3):  285-292.  doi:10.3969/j.issn.1007-2861.2016.04.001
    摘要 ( 831 )   PDF (2789KB) ( 50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iPSCs)研究的快速发展为心血管转化医学研究领域提供了新的策略. 诱导多能干细胞不仅具有与胚胎干细胞类似的多能性, 且巧妙地回避了胚胎干细胞面临的伦理学问题和免疫排斥反应. 心肌细胞等成体心血管细胞在发生心血管疾病后增殖能力有限, 而iPSCs 来源的心血管细胞在心脏再生治疗中颇具应用前景,是理想的细胞来源, 因此在基础医学和转化医学研究领域受到广泛关注. 就iPSCs 的发展过程及其在心脏再生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并探讨目前iPSCs 在心脏再生临床转化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运动诱导心脏再生: 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新途径
    贝毅桦, 肖俊杰
    2016, 22(3):  293-301.  doi:10.3969/j.issn.1007-2861.2016.03.018
    摘要 ( 1319 )   PDF (614KB) ( 4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虽然成年哺乳动物的心脏具备有限的再生能力, 但在心肌损伤后无法弥补丢失的心肌细胞. 运动诱导心脏再生, 不仅能促进心肌细胞的肥大和自我更新、抑制凋亡, 而且能影响血管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功能. IGF-1/PI3K/Akt信号通路、C/EBPβ/CITED4转录因子、一氧化氮是运动促进心脏再生的重要分子机制. 微小RNA 作为生物学标记物, 在运动诱导的心脏再生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 更重要的是, 运动诱导的心脏再生对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代谢型心肌病、衰老相关的心肌损伤具有保护效应. 基于运动诱导的心脏再生将成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新途径.

    非编码RNA调控心脏重构与再生
    高峰1,2, 陈静海1,2
    2016, 22(3):  302-309.  doi:10.3969/j.issn.1007-2861.2016.03.021
    摘要 ( 939 )   PDF (2858KB) ( 30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大量的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s, ncRNAs)在基因的表达调控、细胞和机体的生理功能维持与病理环境调节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其中主要包括微小RNA(microRNAs, miRNAs) 和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s, lncRNAs).心脏重构与再生是心血管疾病领域的关键问题, 其调控过程非常复杂, 包括表观遗传、转录、转录后及翻译水平的调控. 大量研究发现在转录后水平, miRNAs 通过负性调节靶标的表达调控心脏发育、疾病及再生进程. 近期研究揭示, lncRNAs 在心脏发育和疾病中具有潜在的作用, 可通过表观遗传、转录及转录后水平发挥作用. lncRNAs 已成为继miRNAs 之后的又一重要的调节性非编码RNA. 就非编码RNA 在心脏重构及再生进程中的调控作用进行综述.

    非编码RNA与心肌重构
    王建勋1, 高金宁1, 丁巍2
    2016, 22(3):  310-317.  doi:10.3969/j.issn.1007-2861.2016.04.002
    摘要 ( 723 )   PDF (592KB) ( 29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s, ncRNAs) 是一类不编码蛋白质的RNA 分子. 相关研究表明, ncRNAs 不仅参与细胞的增殖、凋亡、分化、代谢等生理过程, 还参与疾病的病理过程. 心肌重构(myocardial remodeling)是多种心血管疾病最主要的病理基础. 已有多项研究表明, 心肌重构的发生发展与ncRNAs 的调控息息相关, 近年来针对ncRNAs 在心脏疾病方面的研究也得到了迅猛发展. 对ncRNAs 包括微小RNA(microRNAs, miRNAs)、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s, lncRNAs)和环形RNA(circular RNAs, circRNAs) 与心肌重构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作用机制进行介绍, 旨在寻找新的心脏疾病治疗靶点.

    中药提取物声敏剂在声动力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应用
    寇佳媛1, 姜月晴1, 田野1,2, 杨力明1
    2016, 22(3):  318-325.  doi:10.3969/j.issn.1007-2861.2016.03.012
    摘要 ( 953 )   PDF (991KB) ( 39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前, 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血管疾病发生率越来越高, 除昂贵的介入和搭桥治疗术外, 寻求一种简单、有效且经济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 声动力治疗是一种无创、安全的治疗方式, 其在动脉粥样硬化治疗中的应用很有前景. 声动力治疗中使用的药物为声敏剂, 是影响其疗效的主要因素之一. 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探讨不同种类声敏剂所带来的声动力效果在动脉粥样硬化治疗中起到的不同作用. 近年来, 在声敏剂的筛选研究中发现, 中药提取物有很大的潜在声敏剂价值. 简要总结了目前对声动力治疗机制及大黄素、姜黄素及其衍生物和金丝桃素作为声敏剂在声动力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中的相关进展.

    转录因子Bach1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贾孟萍, 郭阶雨, 孟丹
    2016, 22(3):  326-330.  doi:10.3969/j.issn.1007-2861.2016.03.014
    摘要 ( 2048 )   PDF (3738KB) ( 50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转录因子Bach1(BTB-CNC同源体1, BTB and CNC homology 1)是一种转录抑制因子, 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的各种组织中. Bach1能抑制血红素环氧化酶-1(heme oxygenase-1, HO-1)等抗氧化基因的表达, 参与氧化应激反应. Bach1基因敲除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近期研究发现Bach1能抑制Wnt/b-catenin信号通路和小鼠缺血下肢血管新生. 主要就Bach1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Slit-Robo信号通路在心血管发育中的作用
    张冰, 傅怡
    2016, 22(3):  331-335.  doi:10.3969/j.issn.1007-2861.2016.03.009
    摘要 ( 944 )   PDF (535KB) ( 3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期研究表明, Slit-Robo信号通路对心血管系统的发育和再生发挥了重要功能. Slit3作为促血管新生因子, 能够与其受体Robo4结合, 通过RhoGTPase信号通路调控多个生理和病理过程中的血管新生. Slit3-Robo4信号通路的激活能够促进工程组织中血管网络的形成. 硫酸乙酰肝素通过Slit3-Robo4通路能够调节膈肌发育及其血管新生. Slit-Robo信号通路还参与调控心脏系统静脉回流和心包膜的发育. Slit3的缺失会导致小鼠发育过程中的肾脏缺失和输尿管发育不全. 因此, 进一步研究Slit3-Robo4信号通路对于阐释心血管系统发育和疾病的病因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有望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有力的药物作用靶点, 促进有效药物的开发.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缺失加重苯肾上腺素诱导的小鼠心肌肥厚
    肖珍, 朱杰宁, 唐春梅, 林秋雄, 胡志琴, 张灼, 符永恒, 张梦珍, 单志新
    2016, 22(3):  336-343.  doi:10.3969/j.issn.1007-2861.2016.03.011
    摘要 ( 834 )   PDF (4943KB) ( 30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 MIF)缺失对皮下注射苯肾上腺素(phenylephrine, PE)诱导的小鼠心肌肥厚的影响. 利用MIF敲除(MIFknockout, MIF-KO)小鼠及其野生型对照小鼠, 分别建立皮下注射PE诱导的小鼠心肌肥厚模型. 小动物心脏B超检测到小鼠心脏结构功能的改变. 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节末端标记(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 (TdT)-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ing, TUNEL)法检测到小鼠心肌细胞凋亡. 分别用实时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verse-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q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SOD1, SOD2和Trx2的表达. ①连续3 d 20 mg/(kg·d)皮下注射PE可诱导小鼠发生心肌肥厚, 注射PE诱导MIF-KO小鼠发生心肌肥厚的程度高于野生型对照小鼠; ②TUNEL结果显示, 注射PE诱导MIF-KO小鼠心肌发生凋亡的程度高于野生型对照小鼠; ③注射PE诱导MIF-KO小鼠心肌中SOD1和Trx2表达水平降低, 而且MIF-KO小鼠心肌中Trx2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野生型对照小鼠. MIF缺失会降低SOD1和Trx2的表达水平, 进而加重苯肾上腺素诱导的小鼠心肌细胞凋亡和心肌肥厚.

    不同运动强度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的影响及循环miRNAs差异表达
    夏昆1, 丁荣晶2, 陆凯3, 王历4
    2016, 22(3):  344-356.  doi:10.3969/j.issn.1007-2861.2016.03.010
    摘要 ( 778 )   PDF (10737KB) ( 17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不同运动强度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的影响, 分析循环微小RNA(microRNAs, miRNAs)的差异表达与靶基因及基因功能. 制作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模型40只,分为4组, 每组10只, 分别为假手术组、单纯心肌梗死组、中等强度持续运动(continuous moderate training, CMT)组和间歇高强度运动(high 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 HIT)组, CMT组和HIT组大鼠接受运动治疗8周, 用超声心动图评估心功能, 用基因芯片技术测定4组大鼠模型循环miRNAs差异表达, 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不同运动强度下循环miRNAs相关靶基因及基因功能. CMT组和HIT组的治疗显著改善了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和运动耐量, HIT组显著优于CMT组. 单纯心肌梗死组与假手术组相比, 明显上调的循环miRNAs有14个, 明显下调的循环miRNAs有4个. 与单纯心肌梗死组相比, CMT组明显上调的循环miRNAs有11个, 明显下调的循环miRNAs有2个; HIT组明显上调的循环miRNAs有53个, 明显下调的关键miRNAs有41个. 与假手术组相比, 单纯心肌梗死组心肌相关循环miRNAs的差异表达有miR-26a-5p, miR-92a-3p和miR-378a-3p; 与单纯心肌梗死组相比, CMT组有miR-92a-3p, HIT组有miR-34c-3p, miR-23a-3p, miR-98-3p, miR-208a-5p和miR-92-3p. 高强度间歇运动对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和运动耐量的改善作用优于中等强度持续运动, 其循环miRNAs及心肌相关循环miRNAs的差异表达数量明显高于中等强度持续运动, 循环miRNAs差异表达有望作为运动强度和运动效果判断的分子生物学标志物.

    中成药改善慢性心衰患者左室射血分数与脑钠肽水平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刘硕1, 李敏1, 陈诗琪1, 邱瑞瑾1, 张琴1, 赵明镜1, 陈静2, 商洪才1
    2016, 22(3):  357-365.  doi:10.3969/j.issn.1007-2861.2016.03.017
    摘要 ( 890 )   PDF (2991KB) ( 4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系统评价已上市中成药对慢性心衰患者左室射血分数与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检索世界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循证医学图书馆(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专题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 时间截至2016 年3 月. 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使用Cochrane 手册进行质量评估, 并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 分析. 共纳入16项随机对照研究, Meta分析结果显示, 中成药在改善左室射血分数(MD=5.80, 95%置信区间: 0.236.73, P < 0.01)、降低BNP 含量(MD=–366.99, 95%置信区间: −412.00  −321.97, P < 0.01)方面的效果优于对照组, 纳入的临床试验质量较低. 基于低质量研究及有限数据, 中成药在改善慢性心衰患者左室射血分数与血浆BNP水平方面有一定疗效. 但仍亟需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中医药治疗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循环血miR-21-3p作为脓毒症心肌病的标记物
    刘慧, 王惠, 史倞, 孔祥清
    2016, 22(3):  366-370.  doi:10.3969/j.issn.1007-2861.2016.03.019
    摘要 ( 858 )   PDF (1700KB) ( 38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已有研究发现微小RNA(microRNAs, miRNAs) 可由细胞分泌并释放进入循环系统, 在血清、血浆、尿液和其他体液中稳定存在, 并可作为非损伤性生物标记物对多种疾病进行早期诊断、鉴别分期、预后判断和疗效监测等. 与健康对照者相比, miR-21-3p 在22 例脓毒症心衰患者血浆中显著升高. 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 并分析其与临床参数的相关性发现, miR-21-3p 在鉴别脓毒症心衰和健康人群时, 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为0.949.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 血浆miR-21-3p水平与B 型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r = 0.968, P < 0.001)、心肌肌钙蛋白T (cardiac troponin T, cTNT)(r = 0.257, P = 0.002)水平呈正相关. 因此, 外周血中的miR-21-3p有作为脓毒症心肌病的生物标记物的潜力.

    前列地尔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的影响
    詹丽1,2, 许嘉鸿1
    2016, 22(3):  371-375.  doi:10.3969/j.issn.1007-2861.2016.03.015
    摘要 ( 783 )   PDF (597KB) ( 29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探讨前列地尔防治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的临床效果. 同期选取2010 年6 月—2015 年12 月于同济医院住院治疗的73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前列地尔治疗组, 两组患者均采用冠心病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包括休息、吸氧、调脂、扩冠、双联抗血小板等对症支持治疗. 前列地尔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增加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 10 μg 前列地尔注射液加入0.9% 氯化钠注射液10 mL 静脉推注, 1 次/d.连续治疗7 d. 治疗28 d 后, 常规治疗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 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mension, LVDs)、室间隔厚度(interventricular septal thickness, IVST)、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eft ventricular posterior wall end-diastolic, LVPWd)、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 EF)、E峰/A峰比值较治疗3 d 后无显著改善(P >0.05); 前列地尔组在治疗28 d 后与治疗3 d 后相比, LVDd, LVDs, E 峰/A 峰比值有明显减小, EF 值明显升高(均达到P <0.05), IVST 与LVPWd 变化不明显. 前列地尔在短期内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有改善作用, 对左室重构影响不大.

    D二聚体评估急性心力衰竭短期预后的临床意义
    张加良, 高蓉蓉, 李新立, 王晖
    2016, 22(3):  376-380.  doi:10.3969/j.issn.1007-2861.2016.03.020
    摘要 ( 986 )   PDF (709KB) ( 27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探讨D 二聚体(D-dimer)在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 AHF)短期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 共选206 例患者随访3 个月, 采集心脏病发作期间静脉血检测血常规、血生化、D-dimer 和N 末端B 型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等指标. 心血管(cardiovascular, CV)事件包括近期因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需再入院治疗或者死亡. 发生心血管事件组的NT-proBNP 及D-dimer 的质量浓度比未发生事件组显著升高(P <0.001). 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 曲线分析显示: NT-proBNP 预测AHF 患者出院后90 d 内心血管事件曲线下面积为0.806, D-dimer为0.887. Kaplan-Meier 生存曲线分析发现: NT-proBNP 的质量浓度>2 262.0 pg/mL, Ddimer的质量浓度>1.1 mg/dL的患者出院后90 d 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显著高于其他分组(P <0.001). 可见D-dimer 可作为评估急性心力衰竭短期预后的生物学标志物, 且其在联合分析时能提升NT-proBNP 的预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