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姚孟祥. 沉桩挤土圆孔扩张理论研究与数值模拟分析 [D]. 广州: 华南理工大学, 2011.[2] 胡中雄. 土力学与环境土工学 [M]. 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7.[3] 王浩, 魏道垛. 表面约束下的沉桩挤土效应数值模拟研究 [J]. 岩土力学, 2002, 23(1): 107-110.[4] 徐建平, 周健, 许朝阳, 等. 沉桩挤土效应的数值模拟 [J]. 工业建筑, 2000, 30(7): 1-6.[5] Poulos H G. Analysis of piles in soil undergoing lateral movement [J]. Journal of Soil Mechanics and Foundation Division ASCE, 1973, 99(5): 391-406.[6] 吴晓峰, 王浩, 文新伦. 软土中己打入桩对土体位移的遮帘作用研究 [J]. 岩土力学, 2005, 27(12):2208-2212.[7] 林永国, 周正茂, 刘国彬, 等. 单桩沉降遮拦效应的研究 [J]. 同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1, 29(5):520-525.[8] 李 月 健, 陈 云 敏. 粘 性 土 地 基 中 群 桩 施 工 产 生 土 体 内 的 位 移 场 [J]. 建 筑 结 构 学 报, 2001, 22(3):88-91.[9] 鹿群. 成层地基中静压桩挤土效应及防治措施 [D]. 杭州: 浙江大学, 2007.[10] 刘裕华, 陈征宙, 彭志军, 等. 应用圆孔柱扩张理论对预制管桩的挤土效应分析 [J]. 岩土力学, 2007,24(18): 2167-2172.[11] 郑颖人, 龚晓南. 岩土塑性力学基础 [M]. 中国建筑工业出报社, 1989.[12] Carter J P, Randolph M F, Wroth C P. Stress and pore pressure changes in clay during and After the expansion of a cylindrical cavity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and Analysis Method in Geomechanics, 1979(3): 305-3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