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0年 第17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0-05-15
    特稿
    论以人的发展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常修泽
    2010, 17(3):  5-18. 
    摘要 ( 14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一场重大而深刻的变革。要真正使这一变革达到预期目的,必须明确基本导向问题。推进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应该明确提出“以人的发展为导向”。从理论上分析,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精华,也是当代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从现实角度分析,它是摆脱“GDP中心主义”惯性运作的理性选择;从未来趋势分析,则是适应中国新阶段人的需求发生新变化的必然要求。
    以人的发展为导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把握以下四个着力点:在需求结构方面,重在提高居民消费率;在产业结构方面,重在发展现代服务业;在要素投入结构方面,重在实现主体的自主创新;在可持续发展方面,重在寻求“天人合一”、绿色发展。
    要做到以上诸点,不可避免地要触及深层的体制问题,尤其是以下四方面改革刻不容缓:第一,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解决“三个倾斜”问题;第二,改革城乡二元体制,推进城乡一体化;第三,按照“广义产权论”,构建环境产权制度;第四,促进政府转型,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之所在。

    影视理论研究
    论民营电影公司与当下中国电影的发展趋向 
    丁亚平
    2010, 17(3):  19-30. 
    摘要 ( 129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里,民营电影公司趋于活跃,在创作、生产和市场探索等方面取得了较大发展。随着电影产业政策的调整和改革步伐的加快,市场竞争主体得以发展,民营电影企业大规模参与电影产业,开创潮流, 富有活力,不断指向新的所指。以民营电影主导的商业电影实践,作为一种多面向的存在,逐渐形成当下电影发展中的基本格局和趋向。华谊兄弟、新画面、保利博纳等公司各领风骚,成为当下影界的传奇。民营电影所处的社会环境构成了决定其生产体制和传播方式的特定语境。电影的产业转型与主流政治意识形态化存在实践意义上的关联性。主旋律影片的取材、策略、模式和环境及意识形态具有强烈而突出的互文特征。民营电影公司在题材类型挖掘、市场定位以及精神指向上富有独创性,作为国产电影的主体之一,易与新思想、新技术和新的社会化个体的认知潜能对接,具有较强的创新应变和主体生成能力。然而,民营电影要想寻找对策,积极应和时代要求与审美流变,夯实产业与市场的实力,拓展电影多维的新空间,仍需高瞻远瞩,制造共识,不断向前推进,构建创新的跨越式发展的思路和措施,以推动全球化视野下中国电影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为中国电影业作出新的贡献。

    组织与社会
    伊文思纪录片《愚公移山》的拍摄起因 
    聂欣如
    2010, 17(3):  31-41. 
    摘要 ( 137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伊文思在20世纪70年代受到中国官方的邀请,来到文化大革命中的中国拍摄纪录片,这在当时是一件非常特殊的事件,因为当时中国的大门对西方人是关闭的,这一事件的起因迄今为止没有看到官方的说法,国内外有关这个问题的猜测以及伊文思自己说法各不相同,遂成为了中国纪录片研究中的一个悬案。不过,从伊文思来到中国的具体情况以及中国当时所处的国际国内形势来看,周恩来当年邀请伊文思到中国来拍摄纪录片并不是如同伊文思本人所设想和其他专家所认为的那样,仅与当时中国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有关,而是有着更为深层的文化和政治经济原因,即当时的中国迫于苏联大兵压境,急切希望与美国修好这样一种国际政治的事实。当然,除了政治上的原因,也不能排除是经济上的困难导致了周恩来希望用一部纪录片来警醒毛泽东,使他能够正视国内濒于崩溃的经济状况。

    影视理论研究
    重新理解电影悬念
    陈瑜
    2010, 17(3):  42-52. 
    摘要 ( 13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电影悬念设置是各种类型的电影中普遍存在的,它既是电影叙事手段又与观影心理密切相关,承担着调动并维持观众观影兴趣的叙事功能。对电影悬念的理解是与其他虚构类叙事性艺术的悬念问题紧密相联的。悬念是创作者通过对某些特定信息(往往与生死攸关的危险、令人期待的欲望等有关)予以隐藏或强调的叙事技巧在虚构叙事性文本中所预设的,引发接受者产生期待(正向度情感)或恐惧(负向度情感)等不确定性情感反应的叙事活动。悬念具有跨媒介性质,电影以其特有的媒介和表现方式,拥有了更加复杂的悬念生成机制。

    文学研究
    比较视野中的中西诗学 ——美藉学者陈世骧的中西诗学研究
    徐志啸
    2010, 17(3):  53-60. 
    摘要 ( 15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美藉华裔学者陈世骧的中西比较诗学的研究,可以立足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宏观方面,陈世骧通过中西文学尤其是诗歌传统的比较,认为中国文学乃是抒情传统,它迥异于西方的叙事传统;微观方面,陈世骧对中西诗论中的字词作了深入的辨析比较,俾助于人们认识中西诗学概念在文字表达上的异同。陈世骧的中西诗学研究,实际上并非宏微观绝然分割,而是两者有机地互为融合。通过剖析陈世骧的论著,能使读者充分认识中国诗学的抒情传统特色和中西诗学概念在文字上的异同表述,从而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中国传统诗学的内涵及其特征。

    美丑观:悦情为美,痛苦为丑
    祁志祥 祁雪莺
    2010, 17(3):  61-70. 
    摘要 ( 14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审美实践中区别美丑的根本依据乃是快乐与否。在人体系统中,快感分机体觉快感、感官觉快感、中枢觉快感。决定美的快感只是感官觉快感和中枢觉快感。五官快感的对象构成形式美,中枢快感的对象构成内涵美。形式美是自由的美,内涵美是真善的美。对形式美的审美效果与审美频率成反比,对内涵美的审美效果与审美频率成正比。事物的整体美学属性由事物的内涵美学属性决定。美的规律,就是在普遍令人愉快的形式规律中求美以及向真求美、向善求美。

    哲学美学
    关于“实践存在论”美学及其论争
    马建辉
    2010, 17(3):  71-78. 
    摘要 ( 15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实践存在论”美学是我国当代美学研究中出现的一类观点。其基本特点是:人的存在在其理论中具有突出的优先地位,“一般的人”和“人的一般本性”是其重要理论基础之一。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范畴被明显泛化,审美主客体之间的认识关系被体验关系所排斥和否定。其实质在于:以主体性排斥物质性,这是我国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个体主体性理论思潮的延续和向美学、文艺学学科纵深的渗透;以抽象化排斥具体化,这是一个时期以来资本积累逻辑在我国社会生活一定范围内的不断发展和浸润,在美学、文艺学领域所引发的一个必然结果;以感性体验排斥本质认识,这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西方后现代主义观念影响的日益强化,在我国审美或文艺领域出现的反本质、反理性的解构思潮的一种体现。

    历史学
    存世曹氏族谱与曹操后裔无关 ——与复旦“曹操墓人类基因调查的历史学研究”课题组商榷
    朱子彦
    2010, 17(3):  79-87. 
    摘要 ( 98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据陈寿所撰《三国志》载,曹操之父曹嵩乃中常侍曹腾之养子,其“生出本末”已不可考。春秋已降,就一直有“同姓不婚”的禁忌,夏侯与曹氏世为婚姻,故“曹氏源于夏侯氏”一说不能成立。目前国内所藏的家谱,宋代的极为罕见。大多数图书馆所藏的谱牒多为清代或民国时所修,明代族谱已不易见。存世曹氏族谱所录之远祖系唐末宋初人,与曹操时代相距近八百年。又由于历史上盛行冒姓、赐姓、改姓、认领养子、伪造谱牒之风,这就使今人寻求曹操后裔几无可能。

    艺术学研究
    夏圭《溪山无尽图》、李公麟《五百罗汉图》 递传经过及相关问题研究 
    罗宏才
    2010, 17(3):  88-107. 
    摘要 ( 125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南宋夏圭(禹玉)与北宋李公麟均系曾经影响中国画史发展序列的重要代表人物。但其作品历经沧桑,多所佚失,经各家有序著录且指为夏、李作品者虽不乏其例,但是否真、赝、临、仿等实质性问题,却一直存在较大争议,且流传内涵大多模糊含混,至于指为真迹或具有一定临摹水准且流传序列清晰完整之二氏作品,则更属少见。有鉴于此,通过对大量文献资料以及田野调查资料的汰选整理,去芜存菁,综合运用美术学、艺术市场学、美术考古学、统计学、社会学、文献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在系统、完整地对台北历史博物馆所藏传为宋代夏圭《溪山无尽图》、李公麟《五百罗汉图》两长卷之基本递传流变经过以及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讨论研究的基础上,可以勾勒出两卷从宋代以至近现代至少七百余年的大致流变历史轨迹。上述两卷原基本滞留点最晚至明清时期大致均在江淮流域一带,其中传为夏圭《溪山无尽图》之长卷,约在清代中期偏晚一些流入陕西西安,民国二十年(1931)后复回流江南。另一传为李公麟《五百罗汉图》长卷则长期存在于江南地区,有较为坚实丰厚的流传基础。以此为契机,论文进而综合分析各家学说,相应对两卷之真赝、用纸以及题跋、著录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讨论,最终联缀复原出氤氲影响夏圭《溪山无尽图》长卷、李公麟《五百罗汉图》长卷辗转流徙的时代背景、人文环境以及两卷其后得在上海地区因缘汇聚并同时回购至前陕西省政府、旋复在1949年后因战事缘故辗转迁徙台湾,终为台北历史博物馆什袭庋藏的一段复杂历史。其对弥补台北历史博物馆馆藏文物档案史料之空阙以及补充、完善区域性、专题性中国艺术市场历史与中国美术史研究等,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与历史意义。至于对两卷递传原委、递传经过、递传序列与相关问题的甄别讨论以及涉及20世纪30年代陕西省政府曾经进行系列收藏、展览、推介、研究活动的历史勾勒兼及1949年后两卷迁台经过、捐赠原委等相关问题的复原、考证等,尤显凸出,具有一定的学术张力。

    历史
    世界博览会与博物馆发展的内在关系
    吕建昌
    2010, 17(3):  108-119. 
    摘要 ( 99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世界博览会与博物馆的共性主要表现为两者都以实物展示为信息传播的主要形式,展示的都是人类创造物的精华,两者共同关注科学与文化,都是科学技术知识和文化艺术理念传播的课堂。这些共性的存在,使世博会与博物馆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世博会不断创新的展示理念与技术对博物馆展示技术的发展一直发生着影响,而博物馆界人士参与世博会筹办,博物馆展览融入世博会之中,是世博会与博物馆两者互为补充、互动发展的体现。历史上,不少举办世博会的城市都曾将博物馆作为整个世博会的一个展示内容来建设,或在世博会后将部分展馆转变为博物馆,部分世博会展品为博物馆所收藏,这不仅仅是世博会对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推动,同时也通过博物馆传播了世博会精神,延续了世博会使命。正是由于世博会与博物馆之间的内在联系, 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将充分体现世博会与博物馆互动发展的局面。

    传播学研究
    跨文化视野下国际 传媒文化面临的新困境 ——全球新闻专业主义道德伦理之反思     
    郑涵 牛海坤
    2010, 17(3):  120-134. 
    摘要 ( 14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全球传媒的快速发展,全球新闻专业主义概念频频出现于学术论坛,进入21世纪,愈来愈多的东西方学者参与这一概念的讨论,什么是全球新闻专业主义道德伦理成为研究的焦点之一。今天,全球新闻专业主义道德伦理研究主要不是,也不可能是关于是什么的问题,而是如何使之可能的问题。在当前世界多层次多方位深刻全球化的历史性语境中,当然有必要设置一些全球新闻专业主义道德伦理的具体规范,诸如新闻传媒及其专业人员的社会责任与问责、真理与客观性、隐私与公共性等,世界许多重要国家对此非常重视。但是,最为根本的问题是思考全球新闻专业主义如何可能这一元问题,在先设定生命、自由、财产等最为基本的个体自然权利的基础上,进行某种制度安排,以便从策略上保障全球新闻专业主义的逐步形成。

    再分配制度下的工具型媒介角色 ——湘中S村的个案阐释
    尤游
    2010, 17(3):  135-144. 
    摘要 ( 106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作者简介:                              
     通过对建国至改革开放前一段时期内农村大众传播简史的梳理,可以看出广播与电影是湘中S村主要的传媒形态,传播结构是国家层层渗入的单向传播体系,传播功能主要在于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播内容有浓厚意识形态色彩,部分传媒同时提供了娱乐和文化的内容,大众传媒主要表现为党与国家宣传的工具。这套传播体系体现了当时国家制度与资源配置方式的内在要求。